首页 > 文化交流

战国秦长城概

发布人:中国秦文研究会秦文研究所 发布时间:2015-06-28 22:30 点击率:3585

任会斌

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

一、长城内涵与战国秦长城

(一)明确长城内涵,须首先将长城置于其所产生的历史大环境中:

1、伴随国家组织成为主体的社会组织,地缘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,成为了主体的社会关系,而分封制使得疆界的概念明确化,人们对脚下土地占有的欲望逐渐变得具体和强烈。

2、郡县制的普及,国与野的分界的逐渐消失,使得统治面积与实际利益直接联系起来,土地成为了财富的象征,掠夺土地,兼并战争开始成为国别关系的主要内容。像长城这样用来表明和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范围,大大提升防御方战斗力和优势的巨型防御工事便应运而生。

长城就是在春秋战国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,及这种特殊历史环境所产生的特殊的国家关系,特殊的边界特点的背景下而产生的新型的地面防御工程体系。

就长城之具体定义,历来均有不同看法。笔者认为:长城广义而言是以垣墙为主体,配以城障、关隘、兵营、卫所、墩台、烽堠等附属设施,点、线、面相结合,具有战斗、指挥、观察、通讯、隐蔽等综合功能巨型地面军事防御体系,它不仅是简单的墙体,在其背后更是体现着一种文化存在。

(二)、秦长城研究内容

战国长城为中国长城史的第一个重要阶段,其中秦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, 在战国长城之中保存相对较好。就其修建而言不仅蕴含着当时丰富的军事思想,也涵盖了种种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,积淀和凝聚了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,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复合体。战国秦长城体现着农业与牧业文明之间深刻的联系, 对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就秦长城研究,历来受到史学家们的重视,史学前辈如张维华、顾颉刚、史念海等诸先生, 均曾悉心考证,但仍有个别问题尚不明确。

对秦长城的综合研究,就其自身而言包括建置年代、缘起性质、经行道里、端头地望、走势路线、关隘烽燧、建筑结构及规模等多个方面,不仅包括秦国,同时还涉及到东周各国以及当时北方各游牧民族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建筑、外交、版图,甚至风土人情、文化心理等诸方面,涵盖整个东周时期的历史、考古、文献、地理等一系列问题。

二、建置年代

(一)、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秦昭王时,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,有二子。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,遂起兵伐残义渠。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。”据《后汉书·西羌列传》:“赧王四十三年,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,因起兵灭之,始置陇西、北地、上郡焉。”可知其修筑年代为前272年前后。

(二)、就战国时秦国所筑长城,有人据《史记·秦本纪》载:秦简公七年(前408年),“堑洛,城重泉”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秦惠王后元年(前324年),张仪“为秦将取陕,筑上郡塞”等指出“堑洛”即在洛水岸修筑长城。而“筑上郡塞”也是在洛河中游修筑长城,他们都属长城建筑。

不过所谓“堑洛”系挖掘壕沟,这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御敌方法,而所谓“塞”的含义非常广泛,“筑上郡塞”应该是指筑造城塞,都不是所谓的“长城”,相应的考古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。

三、建置缘起

(一)、“不能战,莫如守险”,冷兵器时代,筑城自卫是卓有成效的生存手段,战国时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,运动性的增强以及地域的延伸,长城,这一大型地面军事防御工程应运而生。

(二)、秦国,及燕、赵等三国,除应对复杂的中原各国的纵横兼并之战外,还面临一个北方游牧族骚扰的问题。秦国之北,有义渠,又北为匈奴,他们不断掳掠秦北部边境,为巩固秦的西北版图,故而“以墙制骑”,筑起一道长墙以助防御。

(三)秦国自商鞅变法后,国力增强,扩疆征土,昭王时候起兵灭义渠,置北地郡,北部遂于匈奴相接。无论是在客观环境、物质基础上都具备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条件。

(四)秦长城修筑 “直接原因是军事的”,但同时也具有深层的经济和文化原因,是由当时秦国的文化性质和国家力量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。从宏观空间看,秦长城西段的分界和位置,恰好是古代农牧业文化区之间的临界和交汇地带,可以说,长城的修建与地方文化发展的关系息息相关。

秦长城的修筑是秦戎文化融合的标志,更是对秦戎文化融合成果保护的一个重要军事性重要举措。

四、结构规模

笔者未对其实地调查和勘探,只能借助他人资料做一简介,彭曦先生在《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》有详细介绍,可参阅。

《孙子兵法·地形篇》:“夫地形者,兵之助也。”秦昭王长城的修筑遵循 “因地制宜”原则,未有统一之形式,固定之标准,而是根据不同的地貌采用不同的修筑方法,主要有下面几类:1、夯筑。2、 “外削内湮”。3、石砌。4、土石混筑。3、因险致塞。

同时,秦长城除去作为主体的城墙之外,还有关塞、团城、烽燧、障城,亭等部分。

另需要注意的是,自秦统一天下后,以战国秦、赵、燕三国的旧城为基础,修旧筑新,连绵而成著名的万里长城。其后直到晚清民国时期,部分地段的秦长城一直被后人所用,不断的改造和扩建,从而形成了一些晚期的遗迹。现今所见秦长城,其性质表现的是非常复杂的,研究秦长城,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秦昭王长城与后来人们所利用的或是改造、拆建、扩建、另建的长城区别开来。

五、端头经行

文献中见 “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。”其起迄地点及其整个行径并未说明。根据后世史料,结合实地调查,秦长城端头地望及详细道里行经已经基本可以掌握清楚,但仍有个别问题存在争议。

(一)、端头。争议主要集中于其西端起点:1、“岷县说”,即秦昭王长城与秦始皇长城起点相同,都位于陇西郡,以史念海、罗哲文、王国良、张维华、顾领刚先生、谭其骧等为代表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秦陇西郡临洮县,即今岷州城。本秦长城首,起岷州西十二里,延袤万余里,东入辽水。”然而在唐岷州今之岷县并未有长城遗址发现。2、 “临洮说”,以实际调查和当时军事形势出发,认为即秦始皇长城的起点为临洮县北古挑河东岸杀王坡,秦始皇长城和秦昭王长城起点应是同在今临洮县,以孙益民、王楷、陈守忠、何钰、王宗元等为代表。

搞清楚秦昭王长城后期沿用问题和西端起点位置,对研究秦国的历史和地理、军事防御情况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问题解决的关键是:一、岷县境内到底有无长城;二、如果存在长城,那其性质又是如何。

笔者意见:虽然岷县目前没有发现明确的秦长城建筑,我们联系文献来看,也不可轻易的下结论。其次笔者在数年前调查齐长城时候,也发现山险和水险是早期长城很重要的一种形式,例如山东淄博、潍坊、泰安、临沂等地段,齐长城往往是借助于陡峭的泰沂山脉,在很长的一段距离都没有发现人工筑造的痕迹。而岷县至临挑一线,向西便是草原地带,中间地势差十分大,是否是“因河为塞”,还是确无长城,还需要进一步考证。再次,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秦王政八年(公元前239年),“王弟长安君成蠕将军击赵,反,死屯留,军吏皆斩死,迁其民于临洮。”说明秦当时的实力范围已到达今岷县一带。虽然秦末之际,秦与羌的关系较为缓和,但也不可能完全不防,一定的防御措施还是必须的。而同时秦在北部的最大敌人是匈奴,所以其防御的重点是在河套地区而不是在黄河西南,据此可以分析,秦应该不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黄河西南原地起建一道长城,由此看如果临挑至岷县一线有长城的话,更大的可能就是秦昭王长城。

二、经行道里。史念海先生在《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(上篇)))一文中论证了陇西、北地、上郡三地的具体位置:“陇西郡在今甘肃省中部,北地郡在今甘肃省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南部,上郡则在今陕西省的北部,其东北还稍稍伸入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东南部。”就其具体走向行径,西汉以后的文献如班彪《西征赋》、《水经注》、《元和志》、《宋史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等都有着一些零零碎碎的记载。但因为古今行政区划历经变化,还是颇有些出入。随着对长城研究的重视,各地方及相关部门逐步对秦长城进行了相应的调查,结合对照文献,其大致的行径路线也是基本清楚:

起自甘肃临洮县抑或岷县、经渭原、陇西、通渭、静宁, 进入宁夏的西吉县,经固原、彭阳县, 再次进入甘肃庆阳地区的镇原县, 经环县、华池县, 进入陕西的吴旗县, 经志丹、靖边、横山、榆林、神木县, 进入内蒙准格尔旗, 东端达托克县南的黄河故道。横跨今天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内蒙古四省区, 全长约1700公里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秦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759号交通运输大厦2-2403号
电话:029-81616443 邮箱:qwyjs221@163.com 邮编:710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