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学术研究

兵马俑种种疑团——关于兵马俑的性质如何说?

发布人:中国秦文研究会秦文研究所 发布时间:2016-12-19 10:29 点击率:2130

兵马俑种种疑团——关于兵马俑的性质如何说?

秦兵马俑发现已40年,关于兵马俑的身份问题,学术界也讨论了40年。那么,兵马俑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?它的性质到底如何?学术界存有多种说法,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:

其一,象征秦始皇时代守卫京城的屯卫军,也就是“宿卫军”。秦始皇陵园是根据“事死如事生”的原则设计的,把生前的一切都模拟于地下。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有军队守卫的。据记载,京师的卫队可分为三类:一是皇帝的侍卫军,主要由郎充任,职责是在殿中侍卫,守卫宫殿掖(嫔妃所住的旁舍)门户,出则充当车骑,由郎中令统领;二是宫门外的屯卫兵,由卫尉统领;三是京师的屯卫军,征调郡县的材士充任,职责是保卫京师,如其他地方有战事,则调出去打仗。一、二、三号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园外城以外,是象征驻在京城外的宿卫军。这种观点为原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等先生提出,目前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为大多数。

其二,象征为秦始皇送葬的军队,这一观点为学界专家黄展岳、杨泓和刘庆柱等先生提出。他们认为汉承秦制,汉代有军队送葬的习俗,如著名的年轻将领霍去病死后,汉武帝就调遣了边境五个郡的铁甲军,从长安到茂陵列队送葬。曾辅佐汉武帝、汉昭帝、汉宣帝的三朝重臣霍光死时,汉宣帝调遣材官、轻车、北军五个营的军士列队直到茂陵为他送葬。再结合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的相关记载,他们认为秦陵兵马俑应该是当时为秦始皇“送葬军队”的象征。同为送葬军队的观点,秦陵博物院院长曹玮先生又认为,兵马俑可能表现的是最高规格葬礼的送葬队伍,即国葬的仪仗队。从葬制上来说,陪葬不会出现军阵,而以军人出殡是秦始皇对古代葬制的创新。

其三,秦汉史研究专家林剑鸣先生提出,兵马俑坑在陵园外城之外,难以证明它就是秦始皇陵园建筑中的一部分,它应属于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物“封”。立封为标志是秦汉之传统。兵马俑坑是为表彰统一全国的军功所树的纪念碑式的“封”。

其四,秦汉史学者黄今言先生认为,三个兵马俑坑不是象征左、中、右三军,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。秦代中央军是由宫廷侍从、宫城卫士和京师屯戍兵三种力量构成。兵马俑是象征秦代中央军三系统的兵卫。他们互不统属,互为表里,互相制约。

其五,秦汉史研究专家王学理先生认为,秦兵马俑坑体现了陈兵的形式,一号坑有机地形成锋、翼、卫、本几个部分,并且有表有里,具备了进攻、防卫、应变、凝聚和疏散等阵的基本性能,表现了“矩阵”的形态。二号坑尚未构成阵形,只是一种驻营性质的编排;未建成的四号坑应是一种“示战”的队形;三号坑则为军幕。四个俑坑由“矩阵”“营练”“示战”和“幕府”组成,用以体现秦军事生活的典型场景。

认为秦兵马俑同为军队性质的学者,对其阵列的性质也存在多种多样的看法。认为秦俑阵列:一是一种准备作战的战阵;二是军队集合的状态;三是准备接受皇帝检阅的仪仗部队;四是守卫皇帝灵魂的防守阵形;五是送葬的军人仪仗队。对于三座俑坑的象征意义,有人认为象征古代的左、中、右三军;但还有人认为,战国和秦统一战争时期,已经不采用三军作战,各国尤其是秦国均采用一名主将统帅集团军作战。秦俑一号坑象征军队的主力部队,二号坑象征当时盛行的轻车锐骑部队,相当于现在的快速反应部队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秦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自强东路759号交通运输大厦2-2403号
电话:029-81616443 邮箱:qwyjs221@163.com 邮编:710015